積極行善的精神植根於鄭氏家族,其踐行善業的歷史悠久,足跡可以追溯至1977年近半個世紀。創辦人鄭裕彤博士更早於其慈善基金在1980年創立之前,已作出首次捐助,回饋社會。鄭氏家族向他們獨特的歷史致敬,並秉承鄭裕彤博士的慈善理念,致力爲社會作出貢獻。

1977

鄭裕彤博士於 1977 年一連三次貢獻教育項目,依循父親的囑咐行善,在事業有成時,興教辦學。這也實現了他支持教育的心願,因為他在童年時不得不輟學並離家工作。

1977

我們的創辦人其中一項首次的捐助,是支持香港中文大學開辦香港首個爲期三年的兼讀制工商管理碩士課程。

鄭裕彤博士(中)及香港中文大學創校校長李卓敏教授(右)和另一位捐助者馮景禧先生(左)合照。

Photo courtesy: 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1977

同年,鄭裕彤博士從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創辦人艾文士(J. W. Edmonds) 抗儷回美之際,接辦其五所私立國際學校,繼續為大多來自低收入家庭和少數族裔的學生提供教育。

鄭博士還以父親之名,設立鄭敬詒基金為家境清貧的學生減免學費。

1977

鄭裕彤博士聯同恆基地產創辦人李兆基先生承諾捐助支持家鄉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擴建順德華僑中學。

1980

非牟利慈善機構鄭裕彤慈善基金於 10 月 10 日正式成立。

1981

鄭敬詒基金會於 10 月 1 日正式成立。

1982

在順德華僑中學的開幕典禮上,鄭裕彤博士宣布以父親的名義設立「鄭敬詒獎學金」資助華僑中學及順德有經濟困難的學生完成大學課程,為家鄉培育人才。

Photo courtesy: 順德華僑中學提供
1983

由鄭裕彤博士(右二)資助成立,香港中文大學為三年制工商管理碩士課程而設的市區教學中心座落於尖沙咀東部,正式開幕。鄭博士除了捐資,還積極以其商業經驗關心和支持MBA課程的持續發展。

Photo courtesy: 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1987

在 1987 至 1994 年間,鄭裕彤博士捐助倫教中學獎助學金。倫敦鎮學校的前身是南湖書塾,是他昔日接受啓蒙教育的地方。

1987

在 1987 至 1996 年間,鄭裕彤博士資助共 55 名傑出的內地醫生遠赴美國加洲大學三藩市分校醫學院接受專科訓練,支持內地推行開放改革,藉以提升內地醫療水平。

1994

鄭裕彤博士再次在家鄉廣州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鎮捐助增建寄宿學校,該校於 1995 年創辦並命名爲鄭裕彤中學。

Photo courtesy: 鄭裕彤中學提供
1997

鄭裕彤博士繼續支持內地醫療衛生改革,遂設立鄭裕彤博士獎助金資助內地醫護專才到香港大學醫學院接受專科培訓、進行臨牀實習和管理培訓,促進內地與香港之間的學術交流,並在完成培訓後返回原本的醫學單位發揮所學。

鄭裕彤博士(右二)與參與獎助金計劃的醫學人才交流。

Photo courtesy: 香港大學提供
1997

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創立,鄭博士增加撥款爲位於香港將軍澳的學校添置額外設備。

1998

鄭博士再次捐助家鄉的順德華僑中學,支持校園重建工程。

Photo courtesy: 順德華僑中學提供
1999

四月,鄭裕彤博士(右三)與教育署署長羅范椒芬太平紳士(中)爲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主持開幕典禮。

Photo courtesy: 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提供
2000

鄭裕彤博士向廣東省和順德市政府捐資,興建一所專上學院,及後名為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Photo courtesy: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提供
2004

自 2004 年起,鄭裕彤慈善基金在內地偏遠地區或國家級貧困縣,扶貧助學,包括資助改善基礎教育和學校危房、建校及增設學校設施等。

2006

鄭裕彤博士在 2004 至 2006 年間在家鄉倫教捐助鄭敬詒職業技術學校建校。

鄭博士(中)於 2006 年 11 月與他的弟弟和家人一同主持該校的剪彩典禮。

Photo courtesy: 順德區民政宗教和外事僑務局提供
2007

二月,鄭裕彤博士回到家鄉順德為鄭裕彤中學建校十週年校慶題字「尊師重道」。

2007

同月,鄭裕彤博士向香港公開大學捐款支持其第二期校舍建設。

Photo courtesy: 香港公開大學提供
2008

鄭裕彤博士支持香港大學的校園發展計劃和法律學院的教研發展工作,以培育本地人才和為祖國的法治及繁榮作出貢獻。

(左起) 港大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教授、基金名譽主席鄭家純博士、創辦人鄭裕彤博士、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馮國經博士、及校長徐立之教授攝於支票捐贈儀式。港大於百周年校園落成後把其中一幢由法律學院使用的大樓命名為鄭裕彤樓。

Photo courtesy: 香港大學提供
2008

五月,在四川省汶川縣發生大地震後,鄭氏家族向中華慈善總會捐款及捐贈無線視頻通訊設備,以支援前線救援部隊的救災及災後重建工作。

2008

十月,於北京宣佈與中華慈善總會合作推行為期五年的公益慈善項目,並在基金正式成立前以「周大福慈善基金」的專項名稱,資助教育、醫療、緊急援助、弱勢社群及青年培訓等主要範疇。

Photo courtesy: 中華慈善總會提供
2008

除了捐資以外,鄭氏家族還身體力行親赴當地探訪送上關懷。12 月,主席鄭家成先生率領的義工團隊分三隊深入廣西懷集鎮村的孤兒家庭,為全縣近 1,000 名孤兒送上關懷和物資。

2010

七月,鄭裕彤博士捐贈香港科技大學興建一幢科研與教學大樓,新大樓將以鄭裕彤博士命名。

鄭裕彤博士(左四)與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右四)和其他校董會成員於捐贈儀式合照。

Photo courtesy: 香港科技大學提供
2010

同年八月,鄭博士再撥資捐贈澳門大學,以資助發展住宿式書院。新校區其中一所住宿式書院亦以「鄭裕彤書院」命名。

鄭裕彤博士(左四)出席由身兼澳大校監的行政長官崔世安博士代表澳大發展基金會(中)主持在澳門禮賓府舉行的支票送交儀式及感謝午宴。出席的儀式還包括 : 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博士、周大福董事黃紹基先生、澳大發展基金會創會成員及行政委員會主席謝志偉博士、澳大發展基金會創會成員林金城博士及澳大代校長何順文教授等。

Photo courtesy: 澳門大學提供
2010

十月,鄭志雯女士(左四)代表基金主持清華大學醫學樓捐贈簽約儀式,幫助改善醫學院的教學科研環境,支持院校培育醫學人才,推動醫學研究發展。

2011

一月,香港中文大學慶祝香港首間教學酒店正式開幕,培育具有全球視野的酒店及旅遊專才。教學大樓冠以鄭裕彤博士嘉名,既永誌鄭博士對中大多年的貢獻。

Photo courtesy: 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2011

基金斥資全資興建北京清華大學二期建築—醫學院「鄭裕彤醫學樓」,以促進國內醫學教育與研究之發展。

三月,名譽主席鄭家純博士(右五)主持了鄭裕彤醫學樓奠基典禮。

Photo courtesy: 清華大學提供
2012

二月,以周大福慈善基金的名義在其正式於同年成立前,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開展「I‧CARE」博群計劃本地扶貧項目。

基金主席鄭家成先生(右)、中大校長沈祖堯校長(中)、和博文講座教授、傑出校友丘成桐教授呼籲支持「I‧CARE」博群計劃。

Photo courtesy: 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2012

九月四日,鄭裕彤博士與其家族成員正式在香港創立私人家族基金會—周大福慈善基金。

2013

同月,基金捐贈予清華大學法學院,開展為期五年的清華大學「鄭裕彤法學發展基金」,以支持清華大學法學院的建設和發展成為世界一流法學院。

清華大學「鄭裕彤法學發展基金」簽約儀式於香港舉行。

Photo courtesy: 清華大學提供
2013

同年 11 月,由基金捐贈的清華大學醫學樓落成,大樓設有70個獨立實驗室、教室和功能用房及教授辦公室。建設還包括設立「鄭裕彤圖書館」和 「鄭裕彤醫學研究專項基金」等,提供先進的科研基地,促進國內醫療教育事業的發展。

周大福慈善基金名譽主席鄭家純博士(左四) 及董事紀文鳳女士(右二) 與清華大學領導於清華大學醫學樓合照留念。

Photo courtesy: 清華大學提供
2013

二月,基金資助香港理工大學設立「生物醫藥研究實驗室」,以促進藥物研發和培育生物醫藥及生物科技科研人才。

Photo courtesy: 香港理工大學提供
2015

基金資助伊利沙伯醫院設立機械臂手術室及添置亞洲首台雙控制台第四代達文西機械人手術系統,使複雜手術可更精確地進行。

八月,鄭裕彤博士機械臂手術室舉行了開幕典禮。

Photo courtesy: 伊利沙伯醫院提供
2015

十二月,基金設資助仁濟醫院設立「鄭裕彤兒童成長發展中心」,讓學前特殊兒童盡早接受治療。

(左起)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先生、基金主席鄭家成先生和仁濟醫院主席林煒珊女士主持仁濟醫院鄭裕彤兒童成長發展中心開幕典禮。

Photo courtesy: 仁濟醫院提供
2016

在新加坡成立非牟利機構周大福慈善基金(新加坡)。

2016

在香港成立非牟利機構周大福醫療基金。

2016

十月,基金會支持社企要有光的創新社會房屋項目「深井光屋」,把閒置的紗廠宿舍活化成可負擔的住房,並協助短貧戶向上流和建⽴正向⽣活模式,以及為社會起示範作用。

(左起) 理事紀文鳳小姐、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和要有光主席李律仁主持「深井光屋」開幕典禮

Photo courtesy: 要有光提供
2018

五月,基金策劃及夥拍聖雅各福群會及香港家庭福利會推出「危機家庭支援先導計劃」,爲育有年幼子女不幸遇上家庭變故導致家庭經濟支柱失去工作能力甚至死亡的基層家庭,提供經濟援助和輔導服務。

2019

三月,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國際會議中心並命名為「鄭家純國際會議中心」以感謝鄭氏家族多年來的支持,讓大學舉辦更多國際級的學術會議及活動,促進知識傳播和交流。

Photo courtesy: 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2021

六月,基金再次支持香港科技大學的學術及研究工作,大學把分別設於香港與即將落成的科大(廣州)之機器人研究所,命名為「鄭家純機器人研究所」。

(左起) 科大校董會成員暨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葉毓強教授、科大校長史維教授、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暨周大福教育集團副主席及集團行政總裁鄭志剛博士,以及周大福教育集團執行副主席及集團總裁鄭余雅穎女士為「鄭家純機器人研究所」的牌匾揭幕。

Photo courtesy: 香港科技大學提供

踐行公益

我們專注支持社區、教育、醫療和緊急慈善項目的深耕細作。我們致力透過策劃和或與非牟利組織合作,為社區創造價值。 了解更多關於基金的善業。